查看原文
其他

聂海胜等3名航天员明日出征!将进入天和核心舱驻留3个月执行太空任务|科研圈日报

科研圈 2021-07-07

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航空航天


聂海胜等 3 名航天员明日出征!将进入天和核心舱驻留 3 个月执行太空任务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6 月 16 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宣布,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将瞄准北京时间 6 月 17 日 9 时 22 分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二火箭 16 日上午进行推进剂加注。

 

据报道,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人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备份航天员为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中,特级航天员聂海胜参加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特级航天员刘伯明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二级航天员汤洪波是首次飞行。

 

按计划,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航天员在天和驻留约 3 个月后返回,搭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东风着陆场。(新华社,新京报)



祝融号科学探测路线初步确定,将前往高海拔古陆地


在 6 月 12 日国家航天局新闻发布会上,火星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刘建军公布了继 6 月 11 日公布首批科学影像后祝融号的下一步科学探索任务。祝融号将从天问一号着陆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出发,朝南由古海岸线朝古陆地方向行驶。路线上的海拔将不断抬升,祝融号可能遇到泥火山和沟槽等研究对象,与水冰形成和火山等地质活动有关。祝融号所载的雷达、磁场探测仪、成分探测仪、气象测量仪、多光谱相机和地形相机均已开机进行数据获取,将提供关于火星磁场、浅层结构和地下水冰分布、表面岩石化学组成、表面温度、气压、风速、风向和声音的科学信息。其中表面磁场探测仪将进行国际上首次移动的火星表面磁场测量,获得精细尺度的火星磁场信息。磁强计、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和能量分析仪则将通过磁场和粒子空间环境探测,帮助了解火星空间环境和大气逃逸机制等。(科技日报)



· 天体物理


科学家观测到宇宙大尺度结构的旋转


宇宙中细丝结构艺术构想图。图片来源:AIP/ A. Khalatyan/ J. Fohlmeister


德国莱布尼兹波茨坦天体物理学研究所(Leibniz Institute for Astrophysics Potsdam)与中国、爱沙尼亚的研究人员合作,观测到宇宙中的细丝(filaments)结构在数亿光年尺度下旋转。这是已知具备角动量的最大规模宇宙结构。

 

宇宙细丝包含星系和暗物质,长达数亿光年,直径数百万光年,是星系团间的“高速公路”。研究人员通过斯隆数字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获取数据,将细丝看作圆柱体,沿自身中轴线将细丝划分为两处区域,通过计算两处区域内星系的平均光谱红移偏差来验证整体结构的旋转情况。结果显示,轴线一侧的星系光谱显著红移,另一侧显著蓝移,当观测方向垂直于细丝轴线时旋转信号最强,这表明宇宙细丝结构正沿轴线旋转。研究人员认为,这样的旋转并非早期宇宙与生俱来的性质,而是在后期形成宇宙结构时引入的。相关研究结果 6 月 14 日发表于《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Nature Astronomy



· 量子技术


德国加大量子计算投入,IBM 在德建设欧洲最强量子计算机


美国 IBM 公司于 6  月 15 日在德国推出了27个量子比特的“IBM Q System One”量子计算机,为欧洲最强大的量子计算机之一,这也是 IBM 在美国以外的首台量子计算机。除了供大学和研究机构使用之外,该量子计算机可应用到工业界。用户将通过云访问量子计算机,随后根据各自需求进行编程以及相应的计算。德国汽车、制药、化工等巨头已经对此表现出强烈兴趣。除此之外,为了能够确保德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优势,联邦政府已决定投资 20 亿欧元用于发展量子技术,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至少拥有一台“德国制造”的强大量子计算机。而 IBM 的目标则是 2023 年实现具有 1000 量子比特的稳定量子计算机。(Phys.org,央视新闻)



· 环境与生态


5 月大气二氧化碳平均浓度达到 450 万年来最高值


据《发现》杂志(Discover Magzine6 月 8 日报道,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和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宣布,夏威夷莫纳罗亚山(Mauna Loa)测量显示 5 月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峰值,月均 419 ppm(百万分率),这是有现代观测记录以来 63 年里的最高记录。与科学家使用间接方法确定了百万年间二氧化碳水平进行比对,这一峰值也是 450 万年以前上新世气候适宜期( Pliocene Climatic Optimum)以来的最高记录,而当时的气温比工业化前时期高约 4 摄氏度,海平面则比今天高约 24 米。研究者指出这说明我们需要更大规模、更长持续时间的二氧化碳排放削减。(Discover Magazine



· 医药研发


一款阿尔茨海默病疫苗显示安全性和免疫应答


近日,制药公司 AXON Neuroscience 公布其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研发的的 AADvac1 疫苗 Ⅱ 期临床试验结果,相关数据于 6 月 14 日发表在《自然-衰老》(Nature Aging期刊。该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入组 196 名平均年龄为 71.4 岁的 AD 患者,研究人员在两年的时间里监测该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临床效力。结果显示,该款疫苗安全性良好,而且能在轻度 AD 患者体内诱导免疫应答,疫苗接种组能对该疫苗的多肽产生大量抗体,且能减慢神经变性标志物“神经丝蛋白轻链”(Neuroflament light,NfL)的聚集速度。不过,论文也指出,可能由于一些患者缺少 tau 蛋白病理表现,或者因为研究的样本量较小,研究人员无法检测到 AADvac1 疫苗对患者认知功能衰退的具体影响。据悉,AXON 的后续试验将仍需根据疾病生物标志物的存在进行更大规模的分层试验,重复以上研究结果并充分评估 AADvac1 的可能临床效力。(Nature Aging,中国新闻网,Medical Press)



· 生命科学


科学家发现从未报道过的植物器官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科学家们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作为研究模型,发现并描述了一种以前从未报道过的植物器官——“悬臂”(cantil)。该结构一端与茎相连,悬在空中以托起花梗,类似于结构工程中悬臂的功能。该项研究耗时 12 年,在此期间,科学家们对 34 个独特植物系中 20,000 多株带有花梗的植物进行人工检查,并最终在不同来源的野生型拟南芥中发现这些悬臂结构。研究证实,“悬臂”是一种自然产生的植物器官,并非突变或污染的人工产物,且相当少见,只在某些会导致植物延迟开花的特定条件下才会发育,此外,一些常用的拟南芥由于基因突变,故而无法产生“悬臂”结构。相关研究结果于 6 月 15 日发表在《植物发育》(Plant Development。(The Company of Biologists,Plant Development



· 疫情通报


6 月 15 日我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 21 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国家卫健委通报,6 月 15 日 0—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 21 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广东 15 例,上海 3 例,江苏 2 例,四川 1 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 3 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福建 2 例,上海 1 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36 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 2 例(均为境外输入)。截至 6 月 15 日 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91492 例,累计死亡病例 4636 例。

 

世卫组织通报,截至欧洲中部时间 6 月 15 日 17:21(北京时间 6 月 15 日 23:21),过去 24 小时全球新增确诊病例 283,487 例,新增死亡病例 7,814 例:其中印度新增确诊病例 60,471 例,新增死亡病例 2,726 例;巴西新增确诊病例 37,948 例,新增死亡病例 1,129 例。全球累计确诊病例 175,987,176 例,累计死亡病例 3,811,561 例。(国家卫健委,世卫组织)


编写:武大可、周舒义、顾晨月、许楚楚、戚译引

编辑:戚译引


——END——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